北京银保监局消费者风险提示:擦亮眼 重防范 校园生活保平安

 根据金融消费者素养问卷调查报告显示,青少年的金融素养水平相对较低。在本该阳光纯净的校园,诈骗分子正是利用大学生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弱,而将黑手伸向校园,使一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了圈套。当单纯的大学生,遇到狡猾的骗子,如何借一双慧眼,识破层层迷雾?正值开学季,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学生擦亮眼、重防范,校园生活保平安。

诈骗套路一:申请助学金

谎称是国家工作人员,可以帮贫困学生申请助学金,要求学生先交报名费,以此骗取学生钱财。

诈骗套路二:注销“校园贷”

谎称学生有校园贷记录需要注销,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,诱骗学生直接转账或先申请网络贷款后转账。

诈骗套路三:冒老师借钱诈骗

老师名义,通过打电话或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借钱。

诈骗套路四: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

将虚构的寻人、助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,引起学生们转发,然而帖子内留的联系方式是诈骗电话。

诈骗套路五:办理信用卡诈骗

诈骗分子通过各种渠道发布可办理高额透支信用卡的广告,一旦学生与其联系,则以手续费”“中介费”“保证金等虚假理由要求学生转款。

诈骗套路六:兼职诈骗

部分网站或中介利用学生勤工俭学的需求,诱骗学生缴纳押金、介绍费等,或诱导学生注册到借款网站上。

诈骗套路七:额度小期限短利息低

不法分子通过在校园内张贴低门槛、高利率、无担保、无抵押等虚假广告,诱骗学生借款。

在此,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学生要做到:

一是树立正确消费观念。弘扬勤俭节约美德,合理安排生活支出,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。不超期消费、过度消费,不在吃穿用度上盲目攀比。

二是有效保护个人信息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个人及家庭信息不外泄,不将自己的身份证、学生证借给他人使用,妥善保管银行卡信息和密码,不将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告诉他人。

三是借款通过正规途径。如有借款需求,可去银行网点咨询、通过手机银行APP申请或拨打客服热线咨询。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办理助学贷款。

四是诚实守信珍惜信用。养成良好的信用习惯,维护好个人信用记录,按时足额还款,不恶意透支信用卡,不以卡养卡,积累信用财富。

五是发生问题理性维权。如果不幸遭遇了诈骗,一定要保持理智,寻求正确的救济渠道,不要以贷养贷,更不要采取极端解决方式。要积极保留证据,保持与家长和学校的密切沟通,主动向公安、司法机关寻求帮助,借助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成长的脚步,不应被青春债绊倒。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广大高校学生牢记口诀:不虚荣少比较,理性消费是正道;身份证银行卡,护好信息和密码;心不贪利不占,小心背后是深渊;擦亮眼重防范,校园生活保平安。

“文章来源: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”

华夏银行信用卡
官方App
华夏银行信用卡
官方微信
Copyright 版权所有 华夏银行 京ICP备11019362号 本网站支持IPv6